關愛校園
關愛校園本校以「我做得好」為信念,積極推動校園關愛文化,設立有效而適切的政策及配套,由領導層帶領校內所有持分者參與推展關愛文化,讓學生明白關愛的作用與力量,讓學生學懂去關愛別人,不排斥或歧視有特殊需要的人,還會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協助他們。我們期望教會學生: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,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。全校老師、學生及家長透過參與不同類型的關愛活動,以行動來肯定彼此關愛的重要,並積極將關愛精神推廣,為自己和他人祝福,以愛呼喚愛。
賞識教學
我們在課堂的學習以異質分組形式,加上合作學習及賞識文化,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改善學習態度。朋輩協作讓學生為達致共同目標而努力;學生從中學習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並提高自信心及懂得感恩。
推行各種類型的獎勵計劃
本校推行各種類型的獎勵計劃,包括「我做得好」獎勵計劃、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、優質運動員獎勵計劃、「天天閲讀 天天進步」閱讀獎勵計劃、三星計劃、石湖群英會校董會獎學金、學業成績優異獎、進步獎、學科獎等,照顧不同學習表現的學生,提升他們的自信心、自尊感及責任感。




雙班主任制
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共同照顧全班學生。班主任與副班主任合作立班中的和諧氣氛,為有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更適切的關顧。
班級經營活動
學校為加強關愛文化,積極推行「班級經營」活動。如「雙月生日會」、「我們這一班」、「人人有職份」、「班會時段」、「我最喜愛的壁報選舉」、課室佈置等活動,務求令師生共同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,增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與歸屬感。
三星計劃
本校推行三星計劃,透過學生分享及遊戲,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學科輔導及課外活動,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,並獎勵在各範疇表現優異的學生。
愛心電話
「愛心電話」及不定期的短訊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,有效促進家校合作。
午間點唱機
學生及老師可點唱給他們關心、欣賞或者想要鼓勵的學校工作人員或同學,在午膳時間一同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滿滿的溫情。
德育課
在課堂中通過生活事件簿,進行個案討論、遊戲、故事分享、角色扮演等活動,有系統地推行螺旋式的正規課程,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,協助學生建立行為規範的標準,為學生成為良好公民奠定重要基礎。
校園電視台
校園電視台的節目由學生錄製,有助學生發展多元智能。學校安排校園電視台節目於班主任課內的特定時間播放,讓全校師生能透過節目欣賞校園生活的快樂片段,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。
支援—學生層面
學生支援小組為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合適的服務,跟進學生的發展,亦會不時與家長溝通,一起討論有關學生學業的調適安排及品德的表現,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,以便作出更適當的調適及評估。
課程調適
每位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均設有個人檔案,班主任與主科科任全年召開3次會議,商討學生的學習情況,並議定及檢討作出適當調適及評估安排。
推行不同的輔導模式
課後輔導及課後加強輔導課,以小組形式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及講解,在課堂以外,有鞏固基礎的學習機會,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自信心。
評估調適
本校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,評估時為學生放大試卷、讀卷及安排適合的考試場地,讓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在更合適的環境下公平地進行評估。
朋輩支援
朋輩支援計劃包括讀默寫計劃、言語大使計劃、英語小老師、數學大使、普通話大使等等。除了讓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得到照顧外,亦能推廣學生之間的關愛互助文化,使他們認識、理解、接納與關愛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。


設立「故事媽媽」家長義工隊「故事媽媽」義工隊為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伴讀及練習寫字。
親子活動「一人一花」親子種植比賽、親子一天遊、親子閱讀工作坊、陸運會親子接力比賽、親子電腦班、花卉義賣活動等活動,提供平台讓家長掌握親自技巧,促進親子關係。
關愛政策
- 我做得好獎勵計劃
- 全校做童軍
- 校本輔導活動
- 小班教學
- 班級經營
- 雙班主任
- 愛心電話
- 雙月生日會
- 三星計劃
- 校園電視台
學生支援
- 課程調適
- 評估調適
- 課後輔導
- 加强輔導課
- 區本課後輔導服務
- 新來港學童英語補習班
- 個人及小組言語治療服務
- 教育心理服務
- 朋輩支援
- 成長的天空計劃
家長支援
- 故事媽媽
- 親子活動
- 家長學堂
- 分級家長會